近日,由蜀道清洁能源集团牵头研发的“高桥隧高速公路新能源微电网集群柔直供电互联技术”成功入选《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据了解,全国交通领域降碳类入选的低碳技术仅有15项,这标志着蜀道清洁能源集团科研成果在绿色低碳交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依据《国家重点低碳技术征集推广实施方案》,开展低碳技术征集。经过层层筛选,最终5个重点方向,共计103项低碳技术成功入选。我司“高桥隧高速公路新能源微电网集群柔直供电互联技术”特别适用于具有高桥隧比、新能源充电需求旺盛的高速公路。其创新性在于充分利用路域空间,建设分布式新能源设施,并匹配交通专用能源路由器的柔性直流供电系统和高速公路全场景综合能源管理系统。通过这些技术的协同作用,高速公路清洁能源自洽率可达到80%以上,综合供电效率高于90%,道路供电外线减少60%以上,供电半径提升5倍,用能减碳率较行业平均水平下降40%,显著提升了交通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水平。
该技术的协同研究和试点推广,不仅能够实现薄弱电网地区交通用能高比例自洽,还有助于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交通配电系统,有效解决高速公路电源与负荷错配的难题。经权威机构成果评价,该技术整体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科研成果入选了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名单和蜀道集团科技进步奖。
此次入选《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不仅是对蜀道清洁能源集团在绿色低碳、交能融合领域研究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公司继续加强低碳技术研究的有力激励。未来,蜀道清洁能源集团将继续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聚焦“交通+能源”融合发展,持续深耕绿色低碳技术研究,将该技术逐步延伸至电网薄弱区、高海拔生态敏感区的公铁基建、工业园区、巨型矿山、高原乡村等用能场景,为构建起安全、高效、融合发展的绿色之路,助力蜀道集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