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设计院公司负责编制的《山区旅游航道建设规范》《内河水上服务区建设运营技术要求》《大水位差直立式码头设计规范》3项川渝区域地方标准,获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为2025年第二批地方标准项目。此次立项标志川渝区域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果。
同时,3项标准已纳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对促进川渝区域标准化和区域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走深走实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山区旅游航道建设规范》针对山区旅游航道建设中现行技术指标难以适配航道狭窄、转弯半径小等复杂地形条件,未充分兼顾旅游船舶特殊参数及安全舒适观光需求,且因忽视文化配套建设导致“重交通轻体验”的问题,该规范构建了“地形适配-文化植入-智慧管控”的技术体系,系统解决了上述难题,填补了复杂山区旅游航道的技术空白,为川渝地区“交通+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科学、全面的建设指导。
《内河水上服务区建设运营技术要求》针对川渝地区水上服务区的建设条件复杂、选址和平面布置局限性大等特点,围绕服务区的功能定位、选址及水陆域布置等方面的建设技术、提供船舶和船员服务等方面的运营管理进行了明确,为水上服务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规范指导,助力水上运输的高质量发展。
《大水位差直立式码头设计规范》针对近年来四川内河航运建设逐渐向金沙江中下游推进的现状,在码头建设中,水位变幅大、场地狭窄等复杂的水文和地形地质问题尤为突出。结合现行规范,依托四川交通院丰富的山区河流码头设计经验,对大水位差直立式码头的防洪标准、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水工建筑物结构形式等技术指标和要求进行了明确,填补了超大水位差码头设计的技术空白。
下一步,交通设计院公司将持续深入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解决工程建设技术难题为需求导向,推动标准引领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形成系列标准研究成果,为交通强省强国建设提供标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