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积极响应国家韧性公路建设战略,聚力破解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建设的关键难题,11月18日,蜀道集团与四川省公路学会联合举办四川省隧道工程建设交流会。当前,蜀道集团在建的500余座隧道普遍呈现“长、大、深、高、多”的特点,突泥涌水、软岩大变形、瓦斯、岩爆等风险交织叠加,工程建设难度持续攀升,对风险识别、技术储备和施工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上述挑战,本次会议邀请来自设计、施工、科研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数字化应用、装备技术、设计施工标准化、隧道运营与安全、复杂地质处治等重点方向展开深入研讨。专家们结合典型工程案例分享实践经验,系统分析了当前隧道建设面临的关键难点与瓶颈,从多维度为提升隧道工程的安全性、施工效率与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思路支撑和技术动力。集团内外共300余名代表参会。
在数字化应用方向
蒋树屏、张世殊、吉随旺等专家聚焦地质数据洞察、深埋围岩性能智能判识、数字维度在工程决策中的价值应用,围绕数据模型构建、实时监测、智能识别体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通过强化数据驱动的研判机制,提高前期判断精准度,支撑设计与施工的动态调整。相关思路将推动数智化技术在工程全周期的深度嵌入,为复杂隧道实现更精细、更可预判的建设管理提供核心动力。
在装备技术方向
洪开荣、李海清、林国进、贺飞、曾根龙等专家围绕TBM 适应性提升、施工装备协同、机械钻爆法全流程机械化展开分析。专家们从结构优化、装备配置到工序衔接提出改进建议,强调通过装备升级与流程再造,提高施工组织效率,保障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安全、快速、稳定建造。相关观点将为后续装备体系完善和施工模式创新提供明确导向,助力隧道建造迈向更高效、更本质安全的技术体系。
在设计施工标准化方向
李永林、李海清、曾根龙等专家聚焦隧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稳控能力”。围绕衬砌结构、工法选型、循环进尺、安全步距等关键环节,专家们提出构建设计—施工闭环,实现流程标准化、工序可控化、风险可预测化。相关思路将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稳定性,为复杂隧道建设奠定更加稳健的技术基础。
在隧道运营与安全方向
郭春、袁松等专家聚焦新能源车火灾特性、山区防灾减灾构造物等热点议题。围绕通风排烟、火灾响应、钢棚洞应用等内容,专家们提出加强全寿命周期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为隧道运营安全提供更全面的支撑。
在复杂地质处治方向
代枪林、罗晋明、春军伟等专家聚焦软岩大变形、断层破碎带突泥涌水、高地应力等典型难题,通过典型工点经验总结形成系统认识。专家们强调“预支护整体性、监测及时性、参数适应性”的关键原则,提出适用于软岩、糜棱岩、瓦斯突出等条件的成套处治思路。相关成果将为高风险隧道施工提供可直接借鉴的技术路径,助力提升复杂地质段的安全性与可控性。
本次交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专家们从不同领域共享经验、提出思路,形成了一批可转化、可推广的技术共识。下一步,蜀道集团工程技术中心将继续发挥工程建设专家人才库作用,使专家常态深入项目一线,围绕集团关注的重大工程和关键技术难题开展集中攻关,并推动专家交流机制常态化运行,促进经验共享与成果转化,持续提升全集团复杂隧道建设的整体技术水平。
第十一期专家信息
(13.吉随旺22.李永林24.春军伟31.蒋树屏32.洪开荣33.张世殊34.曾根龙35.贺飞36.郭春37.李海清38.林国进39.袁松40.代枪林41.罗晋明)
吉随旺 - 正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蜀道集团工程技术中心首席专家;从事公路勘察设计与科研;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优秀勘察设计奖26项,著作3部,发表论文50余篇。
李永林 - 正高级工程师,现任蜀道集团隧道工程首席专家;从事高原及艰险山区公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部省级特等奖、一等奖等8项,发表论文30余篇。
春军伟 - 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现任蜀道集团工程技术中心(设计咨询研究院)工程咨询院副院长;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研究;获省部级工程奖13项、专利5项、论文19篇、著作2部。
蒋树屏 - 正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从事隧道施工力学、运营安全及防灾减灾研究;获科技奖励40项(含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优秀设计奖9项,拥有专利20项,发表论文187篇,出版著作9部。
洪开荣 - 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分会副理事长、《隧道建设(中英文)》EI期刊主编;从事隧道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詹天佑奖3项,主编国家标准3部,发明专利53项,出版著作8部。
张世殊 - 正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现任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从事深部工程地质与灾害防控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进步奖14项,发明专利90余件,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13部。
曾根龙 - 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铁十二局CZ总工程师;主要从事隧道不良地质施工技术研究,参与多项规范编制;获国家级及行业科技奖项3项。
贺飞 - 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兼掘进机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TBM设计研发;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及行业科技奖8项。
郭春 - 正高级工程师、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节能、环境控制与防灾技术研究;主持科研项目6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获奖励20余项。
李海清 - 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分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四川路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从事公路隧道工程设计及相关专项技术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6项、优秀设计奖11项,专利20余项。
林国进 - 正高级工程师,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任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隧道与地下工程分院院长、蜀道集团工程建设专家人才库隧道工程专家;从事复杂地质公路隧道设计与科研;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获科技进步奖10余项、国家级工程奖5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专利及软著25项。
袁松 - 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分院院长、蜀道集团工程建设专家人才库隧道工程专家;从事隧道工程设计与防灾减灾研究;主持科研课题10余项,获科学技术奖10余项、优秀设计奖2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
代枪林 - 高级工程师,蜀道集团党外领军人才,现任四川雅康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从事公路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参与科技成果5项、论文2篇、专利10余项,获多项行业荣誉。
罗晋明 - 高级工程师,现任四川都金山地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管理;获行业荣誉多项,参与工程成果获得国际隧道协会“年度工程大奖”。